为了填补基层急救知识普及的空白地带,打破“生死时速”中因技能匮乏造成的遗憾,让大家在突发状况下能握住自救与救人的“金钥匙”,7月1日-7月7日,德馨书院成立的豫北医学院赴驻马店市应急救护实践团,前往驻马店市确山县开展了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秉承“急救知识普及基层,健康守护触手可及”的宗旨,针对社区民众,举办免费的血压检测、急救技能教学以及健康知识讲座,旨在提升大众的急救意识和能力。
7月1日-7月2日,实践团率先与当地负责人展开深度交流,负责人递过一份社区健康档案:“咱们这儿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近三成,就盼着你们能给支支招。”团队负责人郑莹莹翻看资料后回应:“您放心,我们不仅测血压,更会把饮食、运动的门道讲透。”在精准对接需求的基础上,团队同步启动面向居民的免费血压监测服务,结合每份检测数据,针对高血压、高血脂等高发慢性病,系统阐释饮食调理的配比原则、运动干预的科学方案及定期监测的健康预警价值,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生活指南。测量现场,一位大妈指着血压仪问:“这数儿忽高忽低,是不是仪器不准呀?”团队成员笑着解释:“阿姨,情绪一紧张血压就会波动,您坐下歇五分钟再测,结果更准呢。”与此同时,团队通过图文展板的直观呈现与典型案例的深度剖析,系统普及急救黄金时间的判定标准与自救互救的核心要点,助力居民筑牢“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防线。7月3日-7月4日,实践活动进入实操教学阶段。团队成员们借助人体模型具象演示心肺复苏术的完整流程,着重强调胸外按压时5-6厘米的深度标准、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要求,以及人工呼吸时的气道开放技巧;针对气道异物梗阻这一紧急场景,更细致区分成人、儿童与婴幼儿的施救差异,通过分年龄段的动作示范,让居民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精准要点。7月5日-7月6日,团队聚焦慢性病管理的核心议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成因机理与典型症状,深入剖析饮食结构、运动强度与疾病控制的内在关联。互动问答环节中,成员们针对居民提出的用药疑虑、日常护理困惑等问题逐一解答,将专业指导融入个性化需求回应。7月7日,团队全面开展收尾工作,通过资料整理、成果汇总与居民反馈收集,为此次健康赋能行动画上圆满句号。
“这次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医护工作者的责任。”团队负责人郑莹莹表示,“当看到居民主动学习急救知识,我们的努力就有了意义。基层群众对急救知识的需求远超预期,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让更多人掌握‘救命技能’。”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将课堂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既提升了自身应急救护能力,也为基层群众送去了健康关怀。未来,德馨学子将持续深化“急救知识进基层”活动,用实际行动为基层群众安全防护注入青春动能。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急救知识将更加普及,基层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将得到显著提高。团队期待着与更多组织合作,共同推动急救知识的普及,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