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馨书院
|收藏|设为首页
书院首页 书院概况 党建工作 团学动态 思政工作 科研动态 就业指导 双院沟通 通识教育 心灵港湾 书记信箱
青春筑爱,守护夕阳
作者:时间:2025-07-07浏览次数: 10

蝉鸣声声,织就盛夏最热烈的序曲,阳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梧桐叶,在地面洇开一片晃动的斑驳光影。为了让青春在基层实践中绽放光彩,让医者仁心扎根社区土壤,7月1日-7月7日,德馨书院学生崔博涵带着青春独有的热忱与医者特有的温情,前往河南省鄢陵县新庄社区,开展了为期7天的暑期实践活动。

7月1日,崔博涵同学准时来到社区活动中心,面前的登记台整齐摆放着血压仪、登记表和一支水笔,面对前来的老人先是轻声询问“最近睡眠怎么样”,再熟练地帮老人卷起袖口,绑好袖带时总会特意调松半寸,“这样舒服些”。测量间隙,他的笔尖在记录表上不停歇,遇到血压偏高的老人,便会翻开随身携带的健康手册,指着上面的膳食图谱细细叮嘱:“张奶奶,您这情况得少吃腌菜,我教您用香菇炖肉代替盐提味。”老人们像是找到了贴心的家庭医生,纷纷从布袋里掏出药盒围拢过来,“小崔啊,这个药我早上吃还是晚上吃?”“这个过期了吗?”他始终笑着一一作答,阳光落在他额角的汗珠上,透出温馨。7月2日-7月4日,崔博涵同学的身影出现在几位独居老人家中。拎着扫帚进门时,他总会先观察房间布局:常爷爷家的窗台积了层薄灰,他便搬个小凳慢慢擦,连窗槽里的碎屑都用棉签一一清理;李奶奶的书桌堆满杂物,他分类整理时特意把老花镜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奶奶,这样您看书时一伸手就够着了”。最让人动容的是更换床单时,他怕行动不便的王爷爷着凉,先铺好一半新床单,再小心扶着老人挪身,换好另一半后又把被角掖得严严实实。当78岁的常爷爷看着窗明几净的房间,摸着叠成豆腐块的被子时,眼眶微微发红,拉着他的手久久不放:“孩子,你比我亲孙子还细心,这屋子亮堂了,我心里头更亮堂!”7月5日-7月7日,崔博涵同学化身“用药安全宣传员”,带着精心准备的宣传页上门科普。面对总“凭经验吃药”的赵爷爷,他翻开宣传页里的真实病例:“您看这位爷爷和您一样,自己加了药量结果住院了,医生说降压药必须按剂量吃。”讲到过期药品识别,他教老人们看药盒上的“有效期至”,还在药箱外侧贴了张检查表,“每三个月打个勾,就不会忘啦”。三天下来,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始终保持着耐心,临走时总会在老人的药盒上贴张便签,上面写着自己的电话:“有任何问题随时找我,我明天再来看您。”从测量血压时的细致入微,到打扫房间时的体贴周到,再到用药科普时的专业耐心,崔博涵用三天时间,在老人们心里种下了一颗温暖的种子。

崔博涵同学表示:“此次社会实践,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护理’的新认知——它从来不止于精准的专业操作,更要深深扎根于对老人情感需求的细腻体察。那些日子里,我为老人量血压时屏住呼吸盯着刻度的专注,测血糖时轻捏指尖、放缓动作的细致;听他们讲过去故事时身子微微前倾的认真,拉家常时顺着话头耐心回应的温和;还有帮着择菜时指尖沾着的泥土香、替他们挪挪藤椅时掌心传来的暖意——这些细碎的瞬间,像落在时光里的星子,明明灭灭间都是与老人们相依的温柔。”

青春筑爱的脚步从未停歇,守护夕阳的行动仍在继续。这七天里,崔博涵同学用汗水浇灌出的温情之花,在新庄社区的每个角落静静绽放。活动虽然落幕,但崔博涵同学与老人们之间的联结并未中断。正如崔博涵所说:“这不是结束,而是我用青春守护夕阳的新起点。”未来,德馨学子将带着这份收获与感动,继续深耕敬老服务。当青春的力量持续注入夕阳红的画卷,这份温暖必将跨越季节,成为岁月里最绵长的慰藉。




团学动态
Dexin Acade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