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馨书院
|收藏|设为首页
书院首页 书院概况 党建工作 团学动态 思政工作 科研动态 就业指导 双院沟通 通识教育 心灵港湾 书记信箱
豫北急先行,救护在“馨”间——趣味医疗知识“童”行,守护健康成长
作者:时间:2025-06-25浏览次数: 10

为强化安全教育,筑牢安全意识根基,全方位提升儿童安全防护能力,6月24日-6月25日,豫北医学院赴郑州市“豫北急先行,救护在“馨”间”实践团联合郑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在郑州市开展“豫北急先行,救护在‘馨’间”儿童医学知识科普实践活动,通过情景模拟、互动游戏等寓教于乐形式,系统传授急救技能与健康常识,惠及2000余名儿童及家长。

多维互动构建——沉浸式课堂激发认知内驱力

6月24日,实践团于河南省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及银通社区,通过改编“洗手歌”互动儿歌,创新教育方式,激发儿童参与热情,引导儿童集体跟唱并同步完成洗手、戴口罩等标准化动作;通过即时奖励机制强化健康行为,表现突出者获赠卡通牙具;并同步发放人体器官功能与疾病预防主题漫画填色卡,鼓励儿童通过艺术表达深化认知。在分享填色故事环节中,儿童踊跃展示创作成果,现场氛围热烈,互动参与度显著提升。

游戏化教学范式——情境化设计促进认知迁移

“急救大富翁”游戏通过棋盘竞技形式实现急救知识的情景化教学,孩子们分组掷骰子前进,在棋盘格中完成心肺复苏操作要点问答、止血包扎步骤模拟等任务,将急救技能转化为互动闯关环节。医患角色扮演活动则还原真实诊疗流程——孩子们轮流扮演医生、护士、患者三类角色,从挂号分诊到病情陈述、诊断处置全程参与体验。这种趣味化设计显著降低了儿童对医疗场景的恐惧感。正如参与活动的李文哲小朋友在情景模拟后表示:“我最喜欢当小医生!原来医院一点也不可怕。”该模式借鉴了税收教育中“大富翁”棋盘的道具互动机制,并结合医学院校“防大于治”的实践理念,有效实现了医疗科普的沉浸式传播。

结构化课程体系——进阶式教学实现能力生成

6月25日,实践团前往高新郑中幼儿园及姚村小学,以急救科普动画为导入,通过趣味问答快速建立师生互动;继而采用“急救小冒险”情境教学法,结合多媒体课件与实物道具,系统讲解鼻出血处理、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核心技能,穿插情景模拟与知识竞答巩固认知。在模拟实践环节,采用分组轮训模式,由专业团队全程示范操作要点并实施即时纠错,确保动作规范性;课程尾声通过急救口诀韵律操强化记忆,并向完成考核的学生授予“急救小卫士”认证徽章。整套课程设计遵循“认知-体验-实操-巩固”的科学路径,将医学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能力,有效提升青少年应急救护素养。

靶向干预机制——三维防护模型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实践团以“洗手歌”为载体,生动教授“七步洗手法”,引导孩子们掌握规范洗手步骤。同时,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有效切断了儿童“病从手入”的传播途径,不仅点燃了儿童探索医疗知识的热情,更显著提升了其日常健康防护能力,为儿童健康成长筑牢了防线,同时成功培育了一批掌握基础卫生技能的“小小守护者”,对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产生了积极的辐射效应。

阳光洒满童趣,知识传递希望。此次活动以医教协同创新模式,将专业医疗资源下沉校园与社区,为青少年搭建了急救技能与健康知识的实践桥梁。当孩子们化身“小小急救员”,用海姆立克法、心肺复苏术等技能守护家人;当筛查干预助力早期健康风险防控,我们看到急救教育的“涟漪效应”正从个体延伸至家庭与社会。这些播撒在年轻群体的健康火种,终将凝聚成全民主动健康管理的燎原之势,为筑牢公共安全防线注入持久生命力。




团学动态
Dexin Acade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