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公众应急救护能力建设,系统普及生命健康防护知识,6月24日-6月25日,豫北医学院赴豫北地区“救知道”应急救护实践团到达平原新区凤湖生态公园核心广场,策划推出“‘救’在身边,豫医同行”主题公益活动,通过情景模拟与专业示范相结合的模式,将心肺复苏术、气道异物梗阻处置等“黄金四分钟”关键技能,精准输送到市民生活场景,构建起校地协同的生命守护网络。
活动依托公园的休憩空间,创新性地融合“理论讲授、实操演练与趣味互动”多元模式,极大激发了市民参与热情与学习兴趣。实践团成员将目光聚焦于公园内散步、纳凉的市民,尤其是中老年群体。团队精心准备了图文并茂的急救知识宣传册,以专业且亲和的态度进行现场讲解。其中,“叫叫压抬吹”这一用于心肺复苏(CPR)的巧妙口诀,凝练了判断意识呼吸、呼救、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关键步骤,简洁易记、朗朗上口,吸引了多位老人停留聆听,引发他们深入探讨急救要点。
为强化学习成效,实践团开启实操环节,将凤湖广场的青石板化作天然的急救训练场地。队员们依次进行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法的标准演示,规范而娴熟的操作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不少人更是跃跃欲试,主动参与到实操学习中。
为吸引青少年和儿童群体积极参与,实践团特别设计了急救知识飞行棋游戏。通过将急救知识融入棋盘闯关机制,构建了寓教于乐的沉浸式学习场景。参与者在巨型棋盘上,通过投掷定制骰子触发不同急救情景:当棋子停留在“烫伤处理”格时需回答“冲脱泡盖送”五步法;落入“心肺复苏”区则需借助模拟人偶完成胸外按压深度考核。这种游戏化学习模式突破传统宣教单向灌输的局限,使青少年在15分钟的游戏时长中平均接触12个核心急救知识点,配合棋盘上设置的“生命通道”“应急联络”等特殊关卡,成功将90%的参与者急救知识掌握率提升至活动前的3倍,实现“玩中学,学中精”的教育目标。
应急救护实践团的队员陈宇表示:“掌握应急救护技能,赋予了我们守护生命的关键力量。它不仅是意外降临时挽救身边人宝贵生命的‘黄金钥匙’,更使我们化身为编织社会安全网的坚实守护者。每一次规范的按压、每一次及时的救护,都是在为脆弱的生命争取延续的宝贵时间,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崇高理念播撒四方。这份技能,承载着对生命的敬畏与责任,让我们得以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共同传递生命的希望之光,为构建更安全、更互助的社会贡献不可或缺的力量。”
本次活动不仅是急救知识的创新性普及,更是豫北医学院深化社会服务、赋能地方健康生态的生动实践。通过突破传统教学场域限制,学院将严谨的急救技能转化为可触达的生活化场景,使公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掌握生命守护能力。这一模式既为“健康中国”战略注入基层动能,亦以高校智慧织密社会应急救护网络,彰显医学生的时代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