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倡导全民阅读、弘扬书香文化,激发同学们的文学创作热情与创新思维,4月23日中午,德馨书院学习科研部以先锋艺术为触媒举办了拼贴诗活动。学习研讨室内,剪刀的轻响与欢笑声语交织,彩纸、胶水和零散的文字在同学们指尖流转,重绽诗意。桌上铺开的各色彩纸如调色盘般绚丽,而等待被拾起的词句,正静候着新的故事。
准备室的文字寻宝
活动前,学习科研部的同学们化身“文字猎人”,从旧书页、杂志和日常碎片中收集灵感。他们剪下“蝉鸣”“晚风”等充满生活气息的词汇,又从医学课本中挑选“听诊器”“处方笺”等专业术语,甚至将食堂菜单上的“糖醋排骨”也纳入了创作素材。正如筹备组同学所言:“每个词都该有新的相遇。”他们在寻找素材的过程中,还顺手将“自习室”和“星光”粘在了一起,看似不相关的组合,却仿佛勾勒出了同学们在自习室中伴着星光苦读的画面,给人带来一种新奇又有趣的感觉,让人忍俊不禁。此外,柔软特种纸的选用,让拼贴作品更具质感。
文字炼金师之“重塑金身”
活动现场宛如一场“文字市集”,同学们于词句堆中探寻心仪的组合。2023级药学专业的王攀在“动词区”淘到了“收藏”,欣喜地贴在了天蓝色的卡纸上,也许在他心中,这个词承载着某些珍贵的记忆或物品;护理学专业的张莺同学则将“温柔”和“理想”搭配,创作出既专业又充满温度的小诗句,体现了护理行业所需要的人文关怀与职业理想。最热闹的不过于此,平日里严肃的术语如“解剖”“药剂”,在这里摇身一变,成了诗意的积木,构建出独特的文学天地。这些专业术语与诗意的融合,不仅展示了同学们对专业知识的熟悉,更体现了他们丰富的创造力。在这场文字的重塑之旅中,同学们用创意赋予了专业词汇新的生命力,让理性与感性完美交融。
创作分享一思想的“超级对撞机”
2024级护理专业的刘雅晴展示作品《护理日志》,上面拼贴着“棉签”“微笑”和“晨光”。她解释道:“这些词就像我们的日常,平凡却温暖。”淡粉色的底板,因为那是护士服的颜色。当指到“值班”这个词时,她笑着说:“这是我最骄傲的标签。”她的分享让在场同学纷纷点头,有人甚至举起自己的作品呼应:“我的这首叫《实验室的春天》!”这一互动场景生动地展现了同学们在创作分享环节中思想的碰撞,大家在交流中感受到彼此对生活、对专业的独特理解,也进一步激发了创作的热情。
青春的诗意存档
活动尾声,同学们将作品贴在展示墙上,夕阳透过窗户,为那些彩纸镀上一层暖光。学习科研部部长寇艺彤总结道:“毕业论文的致谢里藏着整个青春,实习证明盖着成长的邮戳,而今天的拼贴诗,是我们写给大学生活的一封情书。”有人提议将作品制作成明信片,寄给未来的自己;还有人把诗作夹进课本,说这是“最特别的书签”。这些举动都饱含着同学们对此次活动的珍视,以及对青春时光的留念。
本次拼贴诗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字的创意游戏,更是德馨学子用诗意记录成长的方式。那些被重新组合的词句,如同大学生活的碎片,经过拼贴,终成为记忆里最美的图案。它见证了同学们在知识海洋与文学天地间的探索,承载着青春的热情、创意与梦想,在时光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