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不是吧!诈骗?大家都是一名大学生了,居然还会被骗。但实际上大学生被骗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骗子的骗术也“改朝换代”,诈骗活动往往防不胜防。
以下是一份大学生防诈骗指南 无论是懵懂的小萌新还是在校生活多年的“老油条”都千万不要错过!!!
1.假冒身份诈骗
“我是你的学长,向学弟学妹们传授大学生活经验”, 骗子假冒学校工作人员身份,以代缴学费、收取班费、材料工本费等各种理由进行诈骗。凡是有关缴费的事宜,辅导员老师一定会当面说,只要不是辅导员亲口说的或者不是学校官方渠道发布的消息,其它以短信、QQ、学生转达等任何方式都不要相信!行李、手机、钱包等物品切记不离手,现金交学费务必亲自办理。
2.QQ、 微信冒充好友诈骗
“在么?我最近出了点事儿,急需用钱,给哥们儿借点?”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QQ、微信密码,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熟悉对方情况后,冒充成该同学QQ、微信账号主人,对其好友以交话费、生病急用钱”等紧急事情为由实施诈骗。
3.利用“勤工俭学”诈骗
“xxxx公司,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勤工俭学机遇,待遇优厚,有意者请联系xxx.....”利用大学生希望通过勤工俭学获得额外收入的心理,设置门槛较低、收入可观的工作岗位,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一旦有人送上门,就以需要押金为由骗取大学生的钱财。
4.通过“校园贷”诈骗
“无须收入、不要抵押、急速放款....”部分大学生虚荣、攀比心理严重,随意在网上进行贷款消费,尤其是对财商的认知水平有限,搞不清风险与利益的关系,对高利益低风险的商品存在幻想,导致骗子趁虚而入。
5.助学金诈骗
“请问是xx同学吗?你申请的助学金已经到账,需要你提供下银行卡号。”冒充民政、教育局等单位工作人员,向贫困学生打电话、发短信,谎称可以领取助学金,要其提供银行卡号,然后以到账查询为由,指令其在自动取款机上操作,将钱转走。
不用担心,这里专门为同学们准备了一篇防诈骗“宝典”。
防诈骗宝典
1.戒除贪婪,勿信“天上掉馅饼”
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贪图优惠和方便,办理业务要到正规的营业厅。同学们切勿贪小便宜,遇到上门推销不要轻易购买。
2.信息保密,勿泄个人家人信息
不要随意告知陌生人自己的个人情况、手机号码以及家中的电话号码等。不要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和家庭联系方式轻易示人,不要将自己的手机、身份证、学生证、校园卡、银行卡等重要物品借给他人使用或交于他人保管。不要填写各种来历不明的表格,不要随意扫描陌生的二维码,以防信息泄露,给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等违法活动以可乘之机。
3.提高警惕,勿信不明证件
一些犯罪分子为了博取同学的信任,会提供伪造的证件(如学生证、身份证),所以同学们一定要仔细辨别真伪,防止上当受骗。
4.及时沟通,勿让骗子钻空子
参加社会实践、勤工俭学、实习、求职等到学习和工作场所之外的地点赴约、面试、就餐时,保持通讯畅通,牢记紧急求助电话。凡是涉及钱财往来,或要求在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的行为,必须三思而后行,至少应该先向家长或辅导员老师打个电话确认后再决定是否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