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必备的心理素质

作者:   时间:2018-06-27   浏览:156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不少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心理方面出现了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在大学生中常见的一些心理问题,提出针对这些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就如何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心理素质提出了设想。

一、求职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求职择业是大学生人生的重要转折。目前,社会要求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心理方面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艰苦奋斗的精神,正确的择业观,在实践中,能够主动适应环境、自觉调节情绪以及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等等。然而,准备踏进社会的大学生们,显然还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毕业在即,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和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状况,大学生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工作待遇、工作环境、能否找到自己既喜欢又擅长的工作、在择业的过程中能否享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诸如此类的问题,让初次涉入社会的大学生们本来正常的心态变得敏感起来,反映在就业心理上,主要有下列几点。

1.焦虑心理

焦虑是由于个体的心理冲突或者挫折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郁及某些心理、生理的反映。就业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经过“十年寒窗苦读”,每名学生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但是,在激烈竞争的社会实践中,每名学生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残酷的现实,对毕业生们产生了有形或者无形的强大压力,导致习惯了父母呵护的大学生们产生焦虑的就业心理。工作待遇、工作环境、能否找到自己喜欢的又是自己擅长的工作、在择业的过程中能否享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诸如此类的问题,让初次涉入社会的大学生们本来正常的心态变得敏感起来。过度焦虑是大多数毕业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适度的焦虑是正常有益的,并可以产生动力,促使个体不断向着预定的目标前进,但过度的焦虑则会影响个体的正常社会功能和身体机能,使大学生精神负担加重、紧张烦躁,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焦虑程度发展严重时,个别毕业生可能会产生“就业恐惧症”,一提起就业就紧张、恐惧,对前途没有信心,害怕离开学校,极个别学生还会出现极端行为。因此,过度焦虑这种心理现象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2.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成功择业的首要步骤是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强,这是正常的,一名求职者只有坚信自己有实力胜任某项工作,才能展现出坚定的态度和从容不迫的风度,才能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咨询平台:

①线上咨询:关注新浪微博@三全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心灵氧吧(sgxyxlzx)”,通过私信发送咨询的问题;

②拨打电话3735525或前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面对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