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已经进入高校毕业生求职的冲刺阶段,有的毕业生已经在工作岗位上实习,有的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上班族”,还有的仍然满揣文凭、各项证书奔走于人才招聘会……
大学毕业生:刚走上社会就感叹压力大。
很多人一踏入社会就感叹压力大,感叹工作与期待不符,对于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不甚满意。
用人单位:很多大学生的心理还没毕业。如何让职场新人快速融入企业,从心理上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员工,一直是企业苦恼的问题。近期,某猎头公司针对职场新人的心理成长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61%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表示,公司入职的大部分新人都没有真正“毕业”,且个人的实习期偏长;“好高骛远”则是某民营企业人事主管程先生对大学毕业生的评价。他觉得,现在的毕业生都是90后,沉不下心来。有时布置一项看似很简单的任务,到了这些新人的手里,起码得改个两三遍才能满意。但他也不否认,90后大学毕业生有想法,也很有活力。
大学毕业生缺什么?职业素养
何为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就是适应社会的职业竞争力,它包含职业信念、职业知识技能与职业行为习惯。当今的高校教育模式使得大学生在毕业时的知识结构与职业技能大同小异。在职业技能竞争优势同等的情况下,职业素养高的人必然更受企业的欢迎。
专家支招:让心理跟你一起毕业。,首先要知道“工作是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切记不要急功近利。其次要对自己有个全面的认识,寻求与各岗位的切合点,进行准确定位。先要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从而确定大致的选择方向和范围。再次,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专业基本技能、较强的能力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是进入就业市场的基础和前提。要努力学习行业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使自己尽早满足企业需求,实现成功就业。最后,从心理上毕业,就要多学习、勤动脑,善于总结是提高工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只有不断学习和总结才能快速度过磨合期,成为企业需要的合格员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咨询平台:
①线上咨询:关注新浪微博@三全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心灵氧吧(sgxyxlzx)”,通过私信发送咨询的问题;
②拨打电话3735525或前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面对面咨询。